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求职帖,因为从内容上看起来更像是我在挑公司。随便怎么理解都好。
我的想法很简单:如果不能找到让自己满意的公司,我宁可改行去做别的事情(比如送外卖),也不写无聊的软件。编程是一个可以实现个人创意的工作,但从我过去的工作经历,只是感觉到更多的无聊乏味。所以,我宁愿改行,只把编程作为我个人纯粹爱好的私人工作,也不愿意让无聊乏味染指喜欢的事情。我过去辞职,是因为我知道如果继续这样写下去,总有一天我连电脑都不愿意开机。人生已经足够无聊,我希望自己的工作能有意义一点,而不是再增加无聊乏味。这也是我一次软件编程的求职,希望可以加入志同道合的企业和团队果没有满意的,那我就从事别的事情,反正谋生也没有那么困难。
27 周岁,普通本科,生物专业。
技能和工作经历:
2016 年毕业前夕接触编程,从 2017 年工作到 2020 年,写最多的是 Python ,其次是 Golang ,也写过 C++项目。过去一直都是面向需求编程,工作也没有遇到什么真正的瓶颈和困难,一路是顺风顺水。最近一年在看 C++,开始面向兴趣编程。
如果想要知道更多详细的工作经历信息,可以发我邮件询问: [email protected] 。
对技术的态度:潮流的东西不一定是好的。能方便、简单的解决问题的技术就是好技术。我是一个开发者,不是一只喜鹊——喜欢光彩夺目的东西。
个人爱好:比较喜欢看书(技术、小说、哲学),看计算机论文和写博客。
语言偏好:
不局限于一门语言,只要可以很好的解决问题,我就会去使用。
目前是更喜欢 C++,因为它对硬件的直接使用和“零开销”的抽象机制,语言设计也有一些意思。Python 语法和写法比较优雅,经常被我用来解决一些不要求性能的问题。Golang 的语法很不喜欢,太臭了,不过开发效率不错(比 C++快一些),我也写过不少 golang 。后面计划再学习一门 Lisp 。
自我评价:
我在编程的能力和技术上还有许多不足。相较于编程领域我不知道的东西,我知道的只是很少。不过我喜欢学习和保持进步,我相信工作遇到的暂时困难都会得到解决。
我的原则:
对企业和团队的期望:
其它:
以上已基本覆盖求职信息,有意或需要了解更多可联系我: [email protected]
很高兴收到一些同行的评论,以及一些想法相似的声音。 我不再打算求职于某个互联网企业。不过,还想表达自己更多的立场。附言如下:
一些人的立场,可能与他的地位有关,处于市场上强势地位。而我的求职意向,态度是谦卑的,尽管我提了一些工作上的要求,我认为那些要求是合理的。
就拿崇尚敏捷开发来说,好的企业应该要让自己的产品对用户负责,一心求快是不负责任的。我是一个程序员,但更是一个用户,尤其是一个使用过各类软件的用户。如果你们把那些不负责任的软件产品卖给我,我只会觉得自己花钱买到了垃圾。我买过很多这类软件。我反对垃圾,也反对有人生产垃圾。什么时候工匠情深一心想要写出好软件成了贬义,那我只能说世风日下了。
过去的几年,我虽然没有做出“高大上”的东西,可我写的那些软件也切切实实服务了很多人,在功能上和代码上也做到了一丝不苟。因此我不必妄自菲薄。我以前在知乎和博客园写的技术文章,也得到了一些同行的好评。我自己的开源项目,虽然寥寥无几的star和fork,但也陆续收到过一些反馈。从这个意义上,我5年的程序员生涯是初步成功的,虽然取得的成就没那么多,但总体上是在进步。我也能自信的说自己是做了有利于社会的事情,写了不那么糟糕的代码。如果用薪水去评价我这个人的作用和我的工作,那种衡量方式我认为并不合理。我为自己的工作感到骄傲,不论我自己,还是我的同事老板,他们对我的工作也是认可的。这就是我这么一个程序员的价值:做自己的工作,让自己认可,也尽可能让用户认可。
我反对那些单纯站在企业立场的声音,他们在经济上剥削,还要在精神上还要指责员工,施加压力,这完全是没道理的事情。我想起我的第一份工作,我有个负责嵌入式开发的同事,他矜矜业业的工作,连周六周日都经常加班。却因为一点工作上的失误,被领导在会议室骂了几个钟头,整个楼层都能听见领导愤怒的声音。我感觉不到他努力工作应有得到的尊严和体面,他被辱骂和斥责的时候,像是一条狗。我很诧异他居然可以做到一声不吭,没有任何脾气,如果是我当场就辞职了。虽然领导没有那样骂我,在他眼里,我何尝不是同样的狗。我因此不久,我还是辞职了。一些员工自杀了,猝死了,这类企业负有不可推卸的负责。只是单纯抑郁症的说辞,是不能让人信服的。毛星云抑郁症不幸离世
我后来的公司,在人文和文化方面好了很多,但与我理想的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仍有相当差距。大多数企业,都只是把员工当佣人使唤。当我们为一个公司服务时,是为了达到共赢,而不是勾心斗角为了各自的利益不择手段。无产阶级很难改变自身的命运,只能通过出卖自己的人身自由,获取必要的生存物质资料。但我们在人格上应该被尊重,理应享受一份工作应有的尊严。
我很不欢迎那些不为员工考虑的企业,也不喜欢听见那些高高在上的声音。不论是HR,还是什么人。
![]() |
1
kop1989smurf 129 天前
通读了你的信息。
你能诚实阐述你自己的需求非常好。最起码比一边加班卷别人,一边痛骂 996 ,一边划水蹭 11 点打车福利的互联网精分强太多。 但可能你把技术实现这个技能看的太重了。对于企业而言,一线实现者其实就是基本劳力。你目前此帖展现的能力,和你的需求不匹配。往难听了说叫眼高手低(你不可能指望给一个水手住船长套间,对吧)。 还有就是之所以软件工程的模式发展到今天(崇尚敏捷、快速迭代、大企业但小团队)就是因为这样做效率高。你拒绝敏捷,其实就是在拒绝当下的市场。你不能,也不可能把你心理极端的极客主义工匠情怀,不负责任的附加到具有经济利益属性的产品上。 当然,以上都是根据你此帖的内容进行的交流,和你个人的真正需求与情况可能有信息偏差,仅供参考和交流。 |
![]() |
2
3dwelcome 129 天前
我理念和楼主差不多,也是想先把软件做好。
但把软件做好,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和公司赚钱理念是相悖的。 还有一点,简历里要体现足够的实力,才能去选公司,要不然只能被公司选。 |
![]() |
3
cookgo 129 天前
兄弟,国内大环境不适合你。。。。。
|
4
anonymous256 OP @kop1989smurf #1
这一点评论的很好。我自己过去的太多时间都在忙于实现需求,没有注重把更的时间花在更有深度和意义的事情上。 敏捷、快速迭代,是市场的选择没有错。可是当我看见公司匆忙又不负责任的产品发布出去,我就知道它不会取得多大的成功。它的确会得到眼前的经济利益,实际上牺牲了更多未来的经济利益,从长远角度,产品可能会死掉。我的前公司产品在行业内前五,但是进前三就很困难。从我一个程序员的视角,根本原因是一心求快,就没想要把产品质量做好。举个例子,一个大版本,这边程序代码还在改动,那边的测试也没测到充分,软件就要急着发布出去,我很难认同这样的敏捷开发。如果这就是软件工程的模式,我只会觉得它是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垃圾模式。 |
![]() |
5
Tianyan 129 天前
优秀
|
6
wanacry 129 天前 via iPhone
先移民吧
|
7
goranka 129 天前
刚毕业半年多的时候有很多想法和楼主相似,我猜测这种想法可能在非 CS 相关转过来的人身上比较强烈(可能这部分人兴趣所致才学的 CS )。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对流氓软件或者不好的产品很多时候有一些偏见,比如很多有 CS 经验的人都觉得 360 全家桶很流氓,是不好的产品,但是如果你帮过很多不懂技术的女生修过电脑想法或许会有一些改观,或者听一听电脑小白女生的想法又会得到不一样的结论。 后来从公司出来自己折腾创业,再到加入创业公司,这种想法就变弱了,可能因为接触的用户和人更广了,经历过没用户技术再好也没啥用的阶段,或者可能是因为自己也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创造东西”了。 楼主可以试试多花一些业余时间在小伙伴一起做一个产品,这个方式在我身上很有效(胡思乱想变少了...)。每天就想着怎么把工作高效完成之后早点下班回家做自己的产品... |
8
anonymous256 OP 对于 R&D ,我觉得自己更偏向于在 Research ,而不是 Development 。
我更喜欢工作在事物的底层细节,而不是应用层。 我还能每天有时间看论文,看一流的书籍( Bjarne Stroustrup 和 Knuth 这些人写的书),能写写博客,就可以得到足够多的乐趣。想把工作和个人爱好绑定在一起,这种理想主义与商业是相违背的,可能这本身就是不切实际的想法。编程就我而言,这就是我一生的工作。即便不能成为一个企业的程序员,它也会是我的工作。就这样吧。 此帖终结吧,不打算再求职了。 |
![]() |
9
3dwelcome 129 天前 via Android
楼主可以去大公司的后端。
第一,后端都是用 linux ,并且没有很多的图形界面。 第二,提高写程序水平,是需要时间打磨的。初期找个公司边打工,边提升技术水平,是最明智的选择。比自己蛮力单干好不少。 楼主也才一年 C++经验,通常高手都是五年起步的。 |
10
anonymous256 OP ![]() @goranka #7
流氓不流氓不是偏见,是很直觉和易于发现的东西。从一个用户的角度就会知道,而不需要从程序员的角度。问题是程序员是想要不择不扣的实现糟糕的需求,还是愿意失去一份工作而拒绝这种东西。我想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后者。 拿微博和 Twitter 去对比,我一定会觉得 Twitter 更好。一个简单的例子:微博的会员拉黑普通用户之后,普通用户甚至三天内都不能评论其他人。这就成了一个流氓的逻辑:你没有言论自由,有钱开会员就是大爷。而 Twitter 却不会。 拿微信和 Skype 对比,我一定会觉得 Skype 更好。首先它是跨平台的。其次 Skype 可以看见对方在线不在线,而微信的逻辑就默认对方一直在线。微信没有网页版,客户端也需要扫码登陆。 360 全家桶就是流氓,但火绒就不是。我在大学时给班上一半的同学都重装过系统或修电脑,我几个大学老师还找我修。全家桶的流氓,是一个非常基本的道理:电脑的资源(不论是 CPU 资源,还是内存资源)本身都是有限的,尤其大多数人电脑配置都很普通(许多人连 8G 内存都没有),如果再装一个占用资源的全家桶,那剩下的可用资源不就会更少吗? 如果你不觉得它们是流氓,可能只是因为你没用过更好的产品。或者在流氓软件中习惯了,丧失了在软件上的审美。 |
11
anonymous256 OP @goranka #10
“我想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后者”,修正为:“我想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前者”。 |
![]() |
12
codermagefox 129 天前 ![]() 感觉 LZ 就像是 Dota2 里的 Med,LOL 里的 VN...
是,你装备起来了,大杀四方,很 C 很 C. 但是这个版本真不是刷的版本,是打架的版本.个人不打架就落后,公司不打架都倒闭. 不是说纯刷不对,只是你这个版本拿出一个大核然后说这是绝活,真的有点理想. 不过还是祝福吧,毕竟以前我也是这样的... |
13
wangxn 129 天前
很多企业做到其中几点不难,例如外企,但要想全部符合楼主的期望,几乎不可能。
|
![]() |
14
czfy 129 天前
“不是开发垃圾和流氓软件”
感觉这个真的很难了,目前 99%+ App 都是垃圾 |
15
anonymous256 OP |
![]() |
16
wingoo 129 天前
"拒绝敏捷开发和快速迭代"
这个道理 lz 应该还没有经历过被现实摩擦, 技术人创业最喜欢的就是啥都自己做, 啥都等完美了再发布 实际这是一种对产品的不自信, 再牛逼的产品也是经历过不断迭代产生的, 并且最终的产品和创业的初始方向可能完全不同了 所以 lz 还是介意初创公司, 找个大公司的 research 岗位吧 另外 lz 拿微博 /微信对比, 不合适的说, lz 的 眼光太局限了, 想起了很多年前的我, 产品有产品的定义和意义, 不要非黑即白, 有时候灰色可能才是这个产品独特的地方 |
![]() |
17
superliwei 129 天前
@anonymous256 我感觉你找的是我这样的公司,https://doc.boardos.online/company/aboutus ,但这样的公司还没有能力给你开工资😂
|
18
anonymous256 OP @wingoo
不是要等完美,起码得有一个稳定的版本。作为用户,你也不会喜欢 bug 一堆的软件。大的团队可能发布更快一些,不到 20 人的小团队,能一年发布一个稳定版本,我认为都算不错了。 “微博 微信”是我的个人喜好。我喜欢的许多软件产品、代码库都是国外的,Google 搜索、Skype 、Mendeley 这些软件我每天都在用。但是我的手机上没有安装微信和微博,支付宝新增的“生活”频道我也很不喜欢(一个支付软件为什么要搞短视频?)。我个人不觉得这是一个狭隘,而是一个基本的审美。说句不好听的,叫“劣币驱逐良币”吧,许多软件都不要节操了。拼多多的邀请别人“砍一刀”就很离谱,这种产品也只能在我们这样的环境下生存。国外的软件公司,他们的产品相对要克制得多。 |
19
anonymous256 OP @superliwei 谢谢。
1. 可以给你的产品提个意见吗? 当我打开你的主页 https://boardos.online/,点击「现在开始」,我心里预期跳转的应该一个直接开始创作的页面,而不是「登录」页面。我的意思,应当允许用户以非登录的方式试用你的产品,否则大多数用户,在看到登录页面之后会选择放弃。并且最好能允许非登录的情况下共享自己的作品(设置有效期),当需要保存到云端时再提醒用户登录。 就像这个在线处理 PDF 的产品,https://www.ilovepdf.com/ ,不用登录它就能使用它的功能。只是当试用复杂的功能是才会要求注册和付费。 2. 我不介意有没有能力给我开工资。我看了你们的产品,感觉大部分工作量都在前端,而不在后端。很可能并不需要我。后端的应该只是需要保存用户构建出来的数据。 |
![]() |
20
FAQ999 129 天前 via Android
好相似,如今迫于生计,已转行,技术待无经济压力再捡起来吧
|
21
anonymous256 OP @FAQ999 哈哈,我也转行吧。 爱好不想丢,只要以后的工作不是特别忙就好。
|
22
ximigou007 128 天前
理想主义者,respect ,不过楼主可以尝试多接触一些人和用户,有一些想法值得再多思考一下
|
![]() |
23
tktk 128 天前
我觉得一味的要求团队适合自己也是一种傲慢。做技术的会觉得技术才是一切,最重要的就是技术。但如果是作为职业技术只是最基础的一部分。不过楼主也是看开这个问题的。选择爱好放弃职业。这点我很佩服。
|
24
hz2019 128 天前
虽也同是转行的程序员,不过不想上来就提建议,而且从你分享的内容里还获得了收获,推荐的那个在线 PDF 处理还真不错。考虑大环境、考虑国内外差异,对小个体的影响真的很大吗,反倒喜欢(技术态度、原则期望之类)就追,追的人多了,也许环境慢慢就变了,现在真是很少能看到楼主这样的帖子了,明白人都明白基于社会现实有不少不太切实际的点,但也不是没有可能,是吧
|
![]() |
25
penguinWWY 128 天前
"为什么就不能耐心一点把产品做好?做好再发布出去。"
因为过去的实践发现,如果你不能频繁和用户沟通,你是做不出能解决客户问题的东西的。垃圾软件的本质是无法解决问题。能解决问题的软件,都不是垃圾~~至少不是纯垃圾。 “不喜欢我的前公司那类企业,他们总想快速迭代,用新的功能和特性吸引用户。” 这不是敏捷和迭代的问题,这是公司的问题。 Research 跟商业并不违背,但是在商业环境中能做 research 是需要背书的,帮你背书的可以是人、项目、论文。看论文看书是无法让他人信服——你可以胜任 research 。所以,楼主不妨去读个博? |
26
anonymous256 OP @tktk #23 没有要求团队迎合自己,只是寻求价值观相同的团队。
@hz2019 #24 也许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吧。有很多那样优秀的小而美的产品,但是可惜没多少是我们中国人开发的。 @penguinWWY #25 继续读下去,很可能不是出路。我一个宿舍的舍友,有两个博士,有一个在计划读博;从我的观察,读博也不能做自己想做的学术自由和科研。而且,给导师打工与给老板打工,很可能都没什么两样。对于 research ,我认为每个有耐心、热衷理性思考、不断尝试的人都可以初步胜任。只是,只有少数人会取得成功。就像博士学历的人千千万,然而真正对人类知识有贡献的人只是极少数,大多数人终其一生仍然是劳无所获。 |
27
wenzhonghu 125 天前
敏捷开发和快速迭代只是一种软件开发和构建的方式,和快速地发布最终垃圾产品没有什么关系。
|
28
anonymous256 OP @wenzhonghu 看起来是那样。
我的看法不同:匆忙是原罪。强调速度,必然牺牲的是质量。 https://norvig.com/21-days.html 以及,敏捷开发太累了,牺牲了开发人员的健康。我记得有几次我凌晨还在赶着给项目打补丁和改 bug ,就只是为了按时发布产品。快速迭代,是谁在快速呢?还不是人在快速。这样做下去,有多少年轻的程序员熬过 40 岁还能有工作热情? 透支未来的开发模式不可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