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V2EX  ›  imn1  ›  全部回复第 30 页 / 共 742 页
回复总数  14838
1 ...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 742  
虽然俗话叫重装,但在计算机上,带有清空步骤的应该叫“新装”,即使用的是旧盘

此题我觉得分区不是讨论点,应该是如何备份个人数据,可导入到新装系统
我个人感觉区块链在技术上什么都可以做,实用上国内什么都难做
两个思想:去中心和协作
恰好这两点在国内都是和现实抵触的,因为国内基本上都要“可控”和“独享”
2022-01-18 16:11:14 +08:00
回复了 MrCurly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求推荐备用安卓手机
想问一下上述各种国际版有通话录音么? LZ 第一条就是这个
2022-01-18 15:32:07 +08:00
回复了 hahaayaoyaoyao 创建的主题 分享创造 搞了一个有损图像压缩算法
为何内存复原和文件复原相差那么大?

我没能力做技术评价,只是好奇适用在什么场景
2022-01-18 15:13:51 +08:00
回复了 crack105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有哪些相对保值的爱好?
话题太大了,体力劳动相似的爱好基本投入金钱都不大,越接近高技术含量的物品投入越大,最后是稀有品(高市场价值)的投入占据了顶层
2022-01-17 16:05:07 +08:00
回复了 iGooner 创建的主题 北京 上班族在北京多少钱一个月就够了?
“够”的定义是?
2022-01-17 14:54:26 +08:00
回复了 dickie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一些关于家庭问题的疑问与一个不再年轻的年轻人的迷茫
@dickie #15
人生呢,有很多事情想不到,这句话有两面:不去想不对,想太多也不对
40+时,失业(或技术落后收入不高)+供房+子女求学+另一半爱花钱+父母住院……不要用“不会的”、“不可能”,“哪有那么糟”来回答,但也无需按备战的级别做预案
这样说,能否明白一些中层或者基层的中年劳动者,为什么那么能“忍”了吧?因为最苦并不是自己苦,而是拖累家人受苦

从上面的文字另外提一个风险因素:你不属于那种善于交际的人,人脉不算广(深交的朋友不多),在困境时能伸出援手的人你想想会有多少?
我猜你的性格有点复制父亲,那么你将来的另一半会不会复制你的母亲?当然我觉得你婚前一定会排斥且不会选择这种类型……但现在的女性像你母亲那样守住自己的财产是很普遍的,上世纪 60~70 年代那种“一起挨”、“同甘共苦”的很少了,不过还是要祝福希望你能找到这样一个能相守一生的

还是自己想吧
2022-01-17 14:15:27 +08:00
回复了 dickie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一些关于家庭问题的疑问与一个不再年轻的年轻人的迷茫
一个典型各顾各的家庭……
前置:自己的事情都是自己决定,别人给的都是参考,听完要自己想

你父亲的债务,你不管也没太大问题,因为总的来说是“资可抵债”,如果出现法律判决的情况,你母亲的房产和父亲现有房产,都能搞定这个问题,只是你是否愿意见到这种状况出现而已;即使你母亲那时候选择离婚保存自己的资产,你父亲也能卖房还债,到那时你就多担待,赡养父亲呗

你后面还有很多事情需要花费,首先从年龄来看,儿女即将来临,除非你立定打算不婚不育;大约十年后,你就面临要准备父亲看病的费用了,很多年轻人都没想这个,其实基本上到 37~38 开始就要考虑了,当然也要视乎父母的健康状态,如果自己 40+,父母进入多病状态,又没有任何准备时,一个突发情况就可能让自己陷入极其窘困的境地。当然你也可以撒手不管,那就做好准备心理上承受来自亲戚、社会的“不孝子”谴责,你受得了那没所谓

我只是说说你将来可能面对的花费,至于你选择继续求学,还是工作攒钱,别人没法帮你做决定
2022-01-17 13:47:06 +08:00
回复了 duyaofei 创建的主题 分享发现 最近看道德经,发现写的是三进制计算机啊,大佬们解惑
本来哲学就是宏观、抽象地归类|解释|研究人类行为的学科,道德经这类相当于古代哲学
用它来解释一个匹配的行为,自然解释得通,甚至所有三态事物都可以
类似的还有道教的周易和五行、佛教的“空”,圣经和古兰经都有类似的东西,古代人就是用这些“指导”行为的“正确性”的

@huangmingyou #48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不是二的次方的描述么?说八卦是八进制一点问题也没有
几个世纪前就有欧洲哲学家,认同周易(易数)和二进制的思想是相通的
2022-01-17 03:00:12 +08:00
回复了 suotm 创建的主题 微信 瞄到一个小孩在看微信直播,震惊了一下
@alexkkaa #14
抖音不是字节的么?
2022-01-16 22:32:18 +08:00
回复了 alexkkaa 创建的主题 教育 现在的小学生有多内卷 简直是刷新三观
@alexkkaa #45
这个……怎么说呢,日本是比较不同,西化较早,但我觉得也是有较强个体竞争意识,只是没太多流于表面,看上去不是……唉,很难言语说得清,以之前曾经合作过的日本人他们的说法就是,有些事(即使是小事)一旦失败就没有翻身机会 --> 社内左迁、边缘化、淘汰,所以会谨小慎微,他们不是争第一,而是不能没做好而落后,我觉得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卷,就像你原帖说的例子,86 分就倒数了
2022-01-16 21:54:33 +08:00
回复了 alexkkaa 创建的主题 教育 现在的小学生有多内卷 简直是刷新三观
@alexkkaa #27 #33
西方教育是“专才”,东方教育是“泛才”,各有优缺点
西方教育,容易出尖子,但尖子以外,很多人只有基本技能,部份人甚至对跟自己相关以外的事物很无知(是否有用则另话);但发达国家社会保障不错,并不需要知识很全面也能社会生存
东方教育的好处是,到步入社会前,转换发展方向比较容易,因为各向平均,但正因为不担心转向,所以“一直专心学习”,较少了解一些专业性的事物,自然副作用就是对社会认知滞后,“高分低能”的人不少

东方教育我所能看到的缺点是,每个人长期处于独自发展(不是独立发展),对另一个个体已经处于竞争关系,协作意识自小就不强,步入社会初期适应能力略低于西方社会,总的来说就是常说的“卷”吧
日本在高中就学微积分(真的?)、韩国小一就上补习班这些也是超出我的想象

西方人我接触的不多,印象比较深的一点是,他们对于我首次交谈就知道他们国家的历史和他所处的城市,很多人会感觉惊讶(其实都是很肤浅的知识而已),因为他不知道我的,所以觉得我“学了很多知识”

补充:西方指欧美澳,不含非洲和南美,东方指东亚中日韩等,但都是泛指,个体差异、例外总是有的
2022-01-16 20:58:44 +08:00
回复了 alexkkaa 创建的主题 教育 现在的小学生有多内卷 简直是刷新三观
教育还是看具体情况
上世纪,我念的小学规模小,教学基本按照大纲最低要求,三年级前班里最低分 92 ,到高年级也只有一两个不及格的
我小学一直在年级前三,那些啥比赛都要我去(实际是没人了,呵呵),自视过高。但中学考到重点中学,就明显感觉吃力了,厌学情绪很快就上来了。还好自我认知比较快,初三就接受了“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换到次一级高中重新出发才稳妥妥考上本科

—— 其实“卷”一直存在,不分年代,只是那时候没这个词而已,因材施教才是最重要的
1 ...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 742  
关于   ·   帮助文档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1100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5857ms · UTC 18:54 · PVG 02:54 · LAX 11:54 · JFK 14:54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