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V2EX  ›  efi  ›  全部回复第 21 页 / 共 41 页
回复总数  807
1 ...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 41  
2014-12-19 02:33:05 +08:00
回复了 u 创建的主题 Linux 有 Linux 下的用 1394 接口转录视频的软件吗?
2014-12-18 22:43:38 +08:00
回复了 subpo 创建的主题 程序员 有没有好的 api 文档管理系统?
Markdown写api?如果你写过就知道与Markdown语法搏斗的痛苦。试试列表和代码混写。
2014-12-18 22:21:06 +08:00
回复了 Livid 创建的主题 Wikipedia 如何才能为 V2EX 在 Wikipedia 上创建一个页面呢?
@Viztor 原则我清楚,问题现在没有有力的报道,进英文维基时候未到,中文维基可以尝试。这个事情的确是,时候到了自然会有人来做,时候未到不能强扭。
2014-12-18 22:03:08 +08:00
回复了 niseter 创建的主题 分享发现 ICANN 跪了。。。
ICANN经常被黑,去年就被HTP拿过root, http://www.exploit-db.com/papers/25306/
HTP这伙人当时还一起偷了Linode信用卡,改了mit.edu域名。
2014-12-18 21:41:04 +08:00
回复了 Livid 创建的主题 Wikipedia 如何才能为 V2EX 在 Wikipedia 上创建一个页面呢?
@Livid 英文维基那个已经被删了,很显然时机未到。策略上的建议:
- 先从中文维基开始创建条目,v2ex在中文社区知名度显然高一些,中文也好写,引用好找,中文维基执法不是特别严格。
- 条目有一些固定的格式,可以模仿类似条目。v2ex应该有不少维基人,可以呼叫之,我一个人搞不了太多。
- 从现在开始去寻找媒体对v2ex本身的报道,论证知名度。我目前只看到3条可以作为引用的报道。
- 草稿写好了再提交上去。避免创建了再删除,再创建就不太容易了。
2014-12-18 21:25:12 +08:00
回复了 Livid 创建的主题 Wikipedia 如何才能为 V2EX 在 Wikipedia 上创建一个页面呢?
@Livid 新条目被删的主要原因是知名度。

我在Google news看了一下有一个LA Times的引用不错。你给的这个链接说还有一个三联的访谈。其他媒体专门报道我找不到了,你回忆一下有哪些大媒体采访过的,可以加上。
2014-12-18 21:14:18 +08:00
回复了 Livid 创建的主题 Wikipedia 如何才能为 V2EX 在 Wikipedia 上创建一个页面呢?
B站条目基本是我写的。关键是要citations,要媒体引用来支持知名度的论据。
2014-12-17 16:08:26 +08:00
回复了 BInaryTree111 创建的主题 程序员 一个被攻击的故事,以及 ..
敲诈勒索,因为数额小,报案了也不会立案。如果去花钱买硬防,发现勒索的数额比硬防的费用刚好小了一点。
2014-12-17 16:06:09 +08:00
回复了 lhbc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注册个域名,还没使用就被污染,怎么办
@lhbc 域名到底是什么?保密的话群众没法帮你看了
2014-12-17 11:36:30 +08:00
回复了 zhangsimon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收到淘宝的账号异常禁止登录的邮件,是骗子在钓鱼吗
那就是钓鱼啊,把链接发出来让群众观摩一下
2014-12-16 18:11:36 +08:00
回复了 Mac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吐槽:家长也别怪老师,都是你们自己作的。
素质教育培养废柴,填鸭才是王道,国外教育界也逐渐开始发现花哨的东西不太管用。所谓素质教育要培养leadership,要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能把少少创新吹捧成伟大创新的营销能力,其实是自我吹捧的能力。资本主义国家市场营销产业高度发达,让你感觉技术创新十分领先,其实水分很大,很虚。

创新的决定因素是经济环境,整天衣食无忧才会去想着创新创业,要养家糊口得给人打工的怎么有心思创新?基础教育扎实肯定是创新的必要条件 。
The computing industry in the Soviet Union always lagged behind those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 The reasons for this were varied, but stemmed from having almost no industrial base at the time of the 1917 Bolshevik revolution, no large-scale punched card industry, and no commercial computing industry analogous to IBM that would have helped foster competition. Also, the Soviet government did not aggressively promote computer construction before the Second World War or immediately after.

[...] when their government decided to copy the IBM 360 system in the 1960s instead of relying on their own enormous community of scientific and engineering talent, Lebedev, Glushkov, and several of the Soviet Union’s established computer scientists fought this directive vigilantly while trying to retain faith in their political leaders.

http://www.sigcis.org/?q=node/85/
计算机编程语言和程序是信息产业的生产工具。信息产业是实体经济的抽象和后工业化的产业升级。苏联在实体经济上失败了,因此没有产生基本的信息产业,也就没有为信息产业提供生产工具的大师。
2014-12-16 13:23:26 +08:00
回复了 initialdp 创建的主题 Linux 大家还会考虑 32 位系统吗?
ARM?
2014-12-15 10:11:32 +08:00
回复了 Heracles 创建的主题 字体排印 是“X 光”还是“X 光”?
X光
2014-12-15 01:21:05 +08:00
回复了 noli 创建的主题 程序员 准备模仿某洋葱做一个 P2P 的匿名网络
@GeekGao parallel construction
2014-12-14 15:34:44 +08:00
回复了 noli 创建的主题 程序员 准备模仿某洋葱做一个 P2P 的匿名网络
@noli 墙封锁洋葱的方法是:运行许多个原版洋葱客户端,统计代理流量经过的服务器地址,动态路由屏蔽那些地址。如何了解一个客户端是否给墙告密是无解的问题。叛徒问题出自数字水印的traitor tracing问题。
@imn1 丝绸之路是NSA的流量分析给FBI提供的parallel construction。
1 ...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 41  
关于   ·   帮助文档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1249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46ms · UTC 18:09 · PVG 02:09 · LAX 11:09 · JFK 14:09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