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ny2inc 最近的时间轴更新
johnny2inc

johnny2inc

V2EX 第 638808 号会员,加入于 2023-07-16 15:16:36 +08:00
今日活跃度排名 18741
johnny2inc 最近回复了
2 天前
回复了 luoyou1014 创建的主题 生活方式 关于丁克,高龄人士提供一些看法
楼主整体逻辑看着很自洽,但是看底下一些回复也的确让我对一部分内容有疑问。

第一段我觉得说的没太大问题,人不孤立。
但我觉得有点误导:人只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吗?还是说,社会关系的总和只是人的一部分,除此之外人还包括别的东西?
如果是前者,后面继续展开没问题;如果是后者,那么是否从一开始这个论述就不够充分?您这一整篇是否严重夸大了社会关系的重要性?

第二段这个思考的角度对我来说挺新颖的,尤其「年轻人往往处于社会关系富裕的时期」这句。但是后面紧跟的「好玩、有趣、快乐这些绝大部分都是社会关系带来的」这句不敢苟同。

对于上述这一句,您在第三段进行了论证,以游戏为例,认为年轻时游戏开心长大后没兴趣玩游戏的原因在于没有一起玩游戏的人。
但这个论证我认为不严谨。

首先,并非所有人年轻时就喜欢玩游戏,相当大一部分人(我身边粗略的观察,当然也不严谨,不过至少可以确保有这样的人)读书时就不爱玩游戏——这里游戏特指电子游戏——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说,您这个论证一开始也就不成立。

其次,如楼上一些回复所说,玩电子游戏的人群中也有相当大一部分比例是钟爱单机游戏的,并没有强社交属性,您这个论证就无法解释他们为何年轻时爱玩游戏长大不玩了——事实上,稍微年纪大一点(估计您年纪比我大)的人,年轻时并没有什么网游乃至局域网游戏,玩的就是单机游戏。

再次,即使我们将游戏这个概念扩大化,不止包括电子游戏,还包括运动以及其他娱乐活动——比如我大学下铺喜欢排球,当时是院队队长——我发现年轻时的爱好并非随着社会关系的消失就会消失,主要还看是否真正喜欢。而且娱乐活动也有很多比较私人的,比如相当多的网文读者都是年轻时开始看的,现在看成了一群老白依旧在看。而读书这种事儿,我认为与社会关系无关,甚至对网文来说是互斥的——很多人都在网上自嘲我是土狗我爱看而不愿意让别人(现实中的朋友)知道自己看网文。

我以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游戏和其他娱乐兴趣的减少或许不是所谓社会关系的原因,只是因为随着阅历的增长,阈值提高了,没了新鲜感——换句话说,现在的游戏没新意不好玩(现在的网文没新意不好看)。

我应该不算是喜欢玩游戏的人,大学时和朋友也玩游戏,但都是类似应酬一样纯粹为了合群。然而等我工作之后,反而有点沉迷。Steam 里游玩时间最长的是骑马与砍杀,这是毕业之后玩的,全平台游玩时间最长的应该是旷野之息和王国之泪。这几个合我胃口的游戏我即使现在还是喜欢,前两天还刚开了一个骑砍的档一不小心玩了个通宵。

您第四段和第五段讲「世界上没有什么好玩的东西」、「做任何东西都感觉不到快乐」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只是描述您自己的体验,忽视了相当大一部分人群,对很多人来说不成立——您潜台词意思是中老年的快乐都是基于社会关系,没有独自的快乐。
这太过武断了。您这些论点很难解释为什么现在很多中年人热衷钓鱼。

您第六段讲述了您表哥一家的故事,说生命的二次绽放。但老实说没有说服力,太苍白了。如果我要和您抬杠,那我也完全可以给您讲述一段一个朋友生了孩子之后家里鸡飞狗跳生活土崩瓦解生命黯淡无光的故事。这样的故事感觉意义不大。

第七段,您有点想当然——本想用自以为是这个词,但似乎有点过——您认为年轻人「只觉得孩子出生后耽误了自己人生享乐」这个观点从何而来呢?目前我国以及很多国家的低生育率是这个原因吗?您是否在避重就轻?

第八段除却不严谨的比例,基本逻辑是没问题的,确实是少了一部分社会关系。
只是中间那句「相当于比别人少了一半的人生」有点滑坡。
问题还是最开始的论证基础:人是否只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如果是,您的逻辑推理没问题。
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众所周知,周星驰未婚,我怎么感觉他的人生比大部分人要精彩?周恩来夫妇未育,我们也很难说他比别人少一半的人生吧?

您在下一段给前一段我提出的疑问打了补丁——事业持续前进弥补社会关系缓解人生不快乐——看似合理,但前提是快乐都源自社会关系。但同样,快乐真的都源自社会关系吗?

您后面讲要「用爱好带来社会关系」,这个能很好解释为什么有广场舞大妈——她们需要这样的活动拓展社会关系。

您又说「爱好会很快随社会关系的凋零而凋零」,但是您应该也需要看到有很多爱好没有强互动,而且因为这些爱好并没有社交属性,更容易被人忽视和遗漏。您的「快乐源于社会关系论」无法解释这类爱好的风潮。

所以说回来,您所有的论述,首先要正面回答两个基础问题:
人是否只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呢?还是说人是由社会关系以及其他东西共同组成?
人的快乐是否都源于社会关系?还是说有些人不依靠社会关系就能获得幸福和满足?

我觉得至少我是后者。
我认为即使剥离了父母、朋友、兄弟姐妹——我没有爱人和孩子——之后,我还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不因他们存在而存在。
同样,即使离开了这些社会关系乃至脱离了互联网与网友比如您的互动,我依旧能在其他方面获得快乐——硬要说我看书看电影与创作者建立了关系的话,那么即使不看书看电影,只是出门自己跑步我也有快乐(我是个跑步爱好者,喜欢跑步,但没有什么跑群跑圈,只是自己跑着玩,事实上,如果要和别人约跑,为了适应朋友的配速和步频,反而没自己一个人跑舒服)。

我并非说您的观点完全不对,因为我有朋友确实非常需要丰富的社会关系。
他就是个很 E 的人,他非常需要社交,社交就是他的娱乐活动,至于社交时是打游戏还是打篮球对他来说无所谓,他只是需要开口和别人说话。
所以他不断交朋友,恋爱,养宠物,然后现在结婚生子了。

但我不是他。我不需要用社交维持我的生命。
当然我也不是不需要社交,因为如你所说,人是社会性动物。
只是,社交会消耗我的能量,我需要用独处滋养能量用以社交。

所以,您这一整篇,对我那朋友(犬系人)说是适用的,对我(猫系人)来说,似乎不适用。
而对我朋友来说,他不需要您长篇大论他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不用别人说也不会选择丁克。
而对我来说,您这个长篇大论对我来说似乎不适用。
我不会。
因为除非「成功」和「出息」的定义只是老婆孩子热炕头,否则「成功」和「失败」、「丢人」和「出息」与结婚生子与否无关。

未婚人士中,我知道最出名的是周星驰,他应该算是成功人士,他终身未婚也没让他失败和丢人。
没有子息的人里,我知道最出名的是周恩来,他绝对算是成功人士,即使他没有后代也没人敢说他失败和丢人。
成功人士中,无论商界政界文艺界科学界,他们成功也不是因为结婚了所以才成功,更没有听说是因为生了孩子才成功的。

所以,结婚与否生子与否在我看来就是豆腐脑这类问题,大家爱哪口就吃哪口,不爱吃就不吃。

主要的矛盾在于,吃咸豆腐脑的人占多数,他们认为「我即真理」、这种事儿也要「少数服从多数」,早餐不吃咸豆腐脑改喝丸子汤的都是「异端」。
于是 PUA 这些人。
你以为你吃豆腐脑他们就会放过你?
你哪怕早餐吃豆腐脑但吃甜豆腐脑他们也会叽叽歪歪。
你选择早上不吃晚上吃他们都有很大的意见。
要不你告诉家里人你是同性恋、你要和同性结婚试试?

哦对了,如果我们假定「成功」就只是有优渥的物质条件就行,那其实也有一些「成功」人士是靠结婚生子「成功」的,比如章泽天。
人家确实是靠结婚生子「成功」了。
所以,我觉得你家里人说得也对,30 岁还没找到一个富婆结婚,真的很失败、很丢人。
@chrox #36 大佬你这个项目很棒!两个项目都已经 star 。
我暂时还没空在 Kindle 上尝试 Koreader ,过几天试试;我已经简单试了下 Windows 版和 Web 版的 Readest ,感觉很不错啊,对我来说似乎都已经快可以取代多看了。

但我还是需要提出一些小问题:
首先这个应该很好改进,就是在 Windows 上点击翻页有点不直觉。点击两侧翻页没毛病,但不知道为什么,双栏模式(我不习惯用滚动模式)下,点击最右侧是向后翻页,但点击右边这栏以致再往左,都是向前翻页。如果我缩小窗口,改成竖屏单栏模式,点击页面所有地方都是向前翻页,只能键盘翻页。这个你应该还蛮好改的,改一下吧。


其次,如我所说,为多看适配的精品电子书很多,所以可以考虑一下阅读器的解析也适配多看的代码。目前多看电子书用的最多的私有代码是有关脚注的弹窗注释,一定要考虑实现这个功能,很好用,很提升阅读体验;

以下这个是多看上实现的效果


另外用的非常多、但不是特别影响阅读体验的是全屏图,这个你可以考虑优化下,目前来看,双栏(横屏)基本上是没法看的,单栏(竖屏)的话还行,这个主要是用来做卷标题的。


其实你仔细看,单栏情况下图还是有一些小问题,但已经还不错了。

至于并列图和画廊轮播图等等就可以再往后放放,因为这个的很少,至少比不上你 Plan 里移动客户端、同步阅读进度和支持 OPDS 的优先级。

还有就是卷标题单页在爱好者制作电子书时处理的方法不尽相同,有的是给 body 直接加一个背景图,有的就只是在页面里添加 img 元素。这个主要是没有一个公认的电子书制作规范,而且制作电子书时大部分人又只考虑为移动的竖屏适配所导致的。

说到这,虽然没有一个绝对公认的电子书制作规范,但赤霓的《 Epub 指南》应该在中文电子书里很多人都参考的,我觉得如果你做阅读器的话,可能看看这个会有用。

总之,大佬你这个项目很棒👍加油,期待移动客户端早日完成!
怎么没人提多看?

首先我认为电子书最好还是 EPUB 格式,TXT 和 PDF 等等真的很难认同算是「电子书」。TXT 不提了,很难称之为书,基本的配图无法实现; PDF 可能只能算是实体书的电子版,而非电子书。至于 MOBI 、AZW3 、CHM 等等格式各有各的问题。总之,真正的电子书,真正精美的电子书,我认为一定还是 EPUB 格式。

其次,电子书中文排版最好的是多看吧?其次可能是掌阅?微信读书可能真的比不了前两者。抄就别抄微信读书了,哪怕抄苹果自带的阅读呢?

另外,据我所知,精心制作的 EPUB 电子书,除了 Kindle 一些出品的,相当大一部分爱好者都是以多看为标准去制作,一小部分是为掌阅定制,而我收藏的电子书 90%都是为多看定制的(多看有一些私有格式)。如果对电子书有一定的追求,建议要抄还是抄多看。

至于楼上有人提到的阅读这个软件,我个人不太喜欢。

如果只是看小说,尤其是看正在连载的,而且对电子书的要求不高,那还行;但对我来说,我看的大部分是完结的小说和一些实体书的电子书版本,对电子书的质量有一定要求,所以我没怎么用它。

如果要看正在连载中的网文,我选择支持正版;如果是有价值的书但没有 EPUB 格式的版本或者制作的不够精美,我选择自己做一下。

而 anyview ,至少 iOS 端停更很久了吧,好像从云盘不能分享电子书开始就没落了,我觉得现在它只是能看而已。

顺便说一下 Calibre ,特别是 Calibre-Web 。这个功能强大,很适合管理电子书,但阅读体验一般,最主要是没有移动端的客户端,很不方便。有些时候,我又觉得它功能太强大了,强大到有点冗杂,其实很多精简掉。

说起 Calibre-Web ,又想起 Komga 。如果说 Calibre-Web 堪称电子书界的 Emby ,那么 Komga 堪称漫画界的 Emby 。Komga 本身好像是支持 EPUB 电子书的,但是主打漫画,所以没法看小说。

Komga 最好的地方是,有大佬开发了对应的移动端 App (可达漫画),看漫画体验很棒; Calibre-Web 就是缺这么一个支持同步阅读进度的客户端,虽然有 OPDS 协议,可以在 kybook 、cantook 和 thorium 等等支持 OPDS 协议的阅读器可以添加书库,但是不能同步阅读进度这一点就很烦,切换设备时没法无缝阅读。

要说多端同步阅读进度,我还用了 NeatReader 。这个全平台客户端,支持同步阅读进度,但中文排版我觉得还不太行,我不喜欢。更别提它对 EPUB 格式的电子书支持不太好。类似的还有 readwise 。

目前我还是主要用多看(因为为多看适配的电子书多),用 Calibre-Web 算是备份一下。

我对多看最大的不满是没有桌面客户端,web 页面也不能看上传到云盘的书。

我的解决方案 Windows 上是使用 WSA ,安装一个安卓的多看(这也是我使用 Windows 11 的唯一原因),macOS 上安装 iOS 版本的多看。体验只能说是凑合。

哦对了,多看还有一些小问题:对 EPUB3.0 支持的不好;目录只支持两级。但目前对我来说,多看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这些小问题我可以忽略。

哦对了还有,楼上有提到有关 PDF 重排的问题,多看的重排还是不错的,我用的不多,但仅有的几次用了之后感觉还不错。

总之,如果楼主要做阅读器,我很支持。很多人说阅读器很多,但功能都太简单了,我基本上所有的阅读器都试过了,都不太行。期待楼主做一个优秀的产品出来。
太酷了!微博随便拿几张图试了下,感觉很不错
比如这个
104 天前
回复了 ota 创建的主题 OpenAI 为什么要在本地部署大模型?
OP 的问题其实有两个:
Q1:为什么有人跑本地?
Q2:为什么有人教大家在本地搭建训练?

第一个问题楼上各位说了很多原因,我也都认同。
特别是 OP 主要还是考虑生产,而有些人,比如我,我就是想自己本地涩涩,用云端跑确实很不安心;不敏感的我当然选择使用云端的服务。
而且对于我来说,我还在摸索探索大模型更多可能性的阶段,并非需要很稳定很高效的服务,本地部署折腾着玩对我来说可能更重要。

另外我回答一下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有人误导大家(我觉得误导一词有点重了)教大家在本地搭建训练?是不是误人子弟?
A:因为在云端跑大模型不需要出教程,没办法水博客水教程……

水(水这个动词我觉得也不太对,但一时想不出来更合适的字眼了)博客这事儿吧,实在谈不上误人子弟,人也只是给了另一个选择罢了,在我看来这就和网上一搜一大把的 Hugo 或者 Hexo 搭建博客教程一样,该用 WordPress 的也还是会选择 WordPress 。
185 天前
回复了 qingfeng9527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pdd 到底让中国电商进步了还是倒退了。
可能我网购少吧,我一直听说仅退款,但还从来没操作过。
只有一次是买的刮胡刀用了好久坏了,然后试着退换货,然后给我换了个新的;
还有一次是个小东西,快递给我送丢了,然后快递员给我赔了钱我重新买了一个。
看了这么多仅退款,我都想试下仅退款了……
我没结婚是因为我没有可以结婚的对象,我没有可以结婚的对象是因为在经历了一段感情之后发觉自己不会爱了、不愿为了其他人而让自己适应;我也不认为结婚是一个人(尤其是当代人)必须要做的事,所以我也不想去相亲;
此外,经历了疫情封城被迫与一个好兄弟关在一个屋里待了几个月之后,我发现我不是不喜欢女人,而是根本就不喜欢人;我现在无法和任何一个人一起长时间地生活,哪怕是我臭味相投朝夕相处的大学舍友,更不要说其他生活习惯会有些微小不同的女生了;
后来我有段时间还帮朋友帮忙养了一段时间他的狗,我还发现,别说人了,连动物我都不想养(我知道很多人不谈恋爱但会养宠物当情感寄托)。
总之,再怎么说人是社会动物,我也没有陪伴的情感需求。自己一个人就过得挺好,有旁人反而会很难受很别扭。
所以对于女朋友对于老婆对于婚姻的需求基本没有;而除了情感需求之外的所有,我不认为婚姻是个很好或者必须的解决方案;生理需求我靠手或钱解决。
目前唯一的压力是家里长辈给的道德伦理上所谓传宗接代的责任压力。我同样对此嗤之以鼻,不过不是很好应对,就先拖着吧。

另外,对于很多人把彩礼什么的当作结婚最大的问题,说真的我实在不理解:
1.如果真的是个良人,她,或者说她家里,会让彩礼成为两个结婚的障碍?
2.如果不是良人,就非要娶她?换个人,换个其他彩礼轻的地方,不行吗?
我身边的朋友,相当大一部分没结婚,而对于结婚的那波人,彩礼从来不是问题。
他们遇到的问题主要包括:双方都不愿放弃自己的铁饭碗工作又都无法接受异地、男方父母反对这门婚事看不上那个女孩(也不知道为啥,我们都觉得那个女生挺好)、有人花心劈腿出轨……
没有一个是到了谈婚论嫁时因为彩礼问题而纠结的

你说很爱很爱她,但她的态度是什么呢?她是否很爱很爱你呢?
我不负责任地说一句:如果她真的很爱很爱你,就不会让你陷入这样的问题。你才 24 岁,刚大学毕业没两年吧?
还有,才 24 岁,不要轻易说什么爱不爱。
爱有点复杂,我原先以为我有点明白了,但后来发现我一点点都没搞明白。
我也见了两对从大学到毕业谈了八九年的情侣,跟他们双方都是好朋友都很熟;
他们不能说都是爱得死去活来吧,但也确实可以算是相濡以沫了。
最后那两对都分手了,有一对各自找了新的男女朋友,男生很快就结婚了,我是伴郎,女生似乎是准备年底结婚(他们分手之后我跟她联络就少了不是特别清楚);另一对,女生不清楚(他俩分手之后我也被删好友了),男生现在没再恋爱转而沉迷洗脚……
哦,还有一个女性朋友,结婚有五六年了。今年年初时还有着六个月的身孕,发现老公出轨了,直接引产然后办理离婚;当时他们结婚时也是「很爱很爱」
所以我现在看不懂爱这件事了。
别轻易说爱。
252 天前
回复了 SeleiXi 创建的主题 剧集 有没有那种出名又好看的美剧?
出名到只要看欧美剧就都会看过/听说过的美剧:《老友记》《越狱》《广告狂人》《 24 小时》《绝命毒师》《风骚律师》《纸牌屋》《权力的游戏》《黑镜》《摩登家庭》《西部世界》《火线》《迷失》《行尸走肉》《无耻之徒》《破产姐妹》(破产姐妹我觉得名气大但不是多好看……)
出名到只要看欧美剧就都会看过/听说过的英剧:《是大臣》《是首相》《 IT 狂人》《神探夏洛克》《唐顿庄园》《九号秘事》《浴血黑帮》
可能没那么出名或者评价不一定那么高但我很喜欢的欧美剧:《老爸老妈的浪漫史》《生活大爆炸》《废柴联盟》《疑犯追踪》《 Get Shorty 》《足球教练》《去他*的世界》《性爱自修室》《硅谷》
一些我都只看了一部分的动画:《瑞克和莫蒂》《马男波杰克》《南方公园》《脆莓公园》
一些我被推荐但还没看或者朋友很喜欢但我个人无感的:《美国恐怖故事》《高堡奇人》《黑袍纠察队》《切尔诺贝利》《兄弟连》《双峰》《真探》《怪奇物语》《冰血暴》《大小谎言》……
2023-11-01 14:50:08 +08:00
回复了 yitdlxl 创建的主题 推广 全网最低价的 GPT-4-32k API,价格为官网的三分之一
id:Unlit8442

谢谢
关于   ·   帮助文档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3199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11ms · UTC 12:44 · PVG 20:44 · LAX 04:44 · JFK 07:44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