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登录 V2EX ,主要是国内不用点技术访问不了,还是很怀念 V2EX 的氛围,所以我又打开了它,没想到账号密码还记得登录成功。 翻看了下论坛,感兴趣的话题并不多了,没 20 来岁那会儿的热情了, 从一个懵逼少年到现在 35 岁,感觉一眨眼的事儿,我估计许多人也有同感,不知道现在论坛的群体年龄怎样, 也翻看了一些 35 主题的帖子, 有人说要把代码一直写下去的和自己儿子一起写代码的 也有的说 35 了技术不行,只会 crud 肯定找不到工作 有的说 40 多了没感受到职业危机 当然也有的人很反感这个话题,很多年前提过一嘴被人说是贩卖焦虑,而如今是真的 35 了,回过头再看这个问题,
35 不可避免,还是要面对现实,每个人情况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子
目前认知到的问题 1 ) 35 了,学历是硬伤,市面上要求本科起步,跟 10 年前相比较,学历更重要了 2 )计算机行业,35 了如果还出去找工作,身边的同事都比自己年轻,领导搞不好还是个 00 后,被呼来唤去的,说句心里话,有点不对味儿了,国外环境另当别论,国内环境先不说自己感受,年轻人也会有异样的眼神 3 )大环境确实不太好,目前的行业跟前些年没法比,之前互联网是香饽饽,而当前好的方向在新能源,芯片等领域,属于制造业,想往这个行业靠拢,技术上需要更新学习,而制造业的职业寿命无非比互联网行业多 10 年甚至 5 年,所以学与不学,也需要斟酌
前些年,也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终究是没有一个好的结果,这些年疫情和经济下滑,收入也是锐减,失业离职也都是在眼前的问题。
好在房贷还完了一套,还有一套一个月 4k 的月供,想着当个保安也还的起,至少是妻儿老小都可以在一个城市,没事儿逛逛公园,露营一下,也算幸福,
想想上学那会儿没日没夜的研究新技术,现在早已经对技术失去兴趣,不再愿意花时间到学习技术上, 对技术失去兴趣的原因也很明确,如果 35 了跑去再找份技术类工作去做,也不太现实。
回过头再看 35 岁危机
一些行业是越坚持越会有积累价值的,比如给人看病的医生,我希望我的医生经验更丰富一些,资历更老一些
而计算机技术,迭代速度太快,人员迭代速度也太快,就技术经验价值远不及医生教师之类的工作人员。n 年前年写个 div+css 都觉得先进,而如今 vue 吧啦吧啦
回头看在技术这条路上,其实不能只关注技术本身,更多的是要研究业务,盈利模式,自己是否可以做,是否可以拉小伙伴去做盈利几率更大更高的事情,尽可能用美好的青春 10 年,换到更大的利益价值,以便后期有金钱资本去做其他事情。而我是错失了一次次机会的。所以今天的 35 危机,也怪之前只看技术,不关心盈利的业务。
有句话叫,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所以人在好的时候更应该想着,找个更好更稳的路子
35 岁要跳出困局,更多的是要做升华的事情: 如果之前我积累了几百 w ,(确实也积累到了只是都在房子上车子上)除去房子车子,如果我还能有几百 w 闲钱,我会去创业。
以前是自己学了本领再找工作,再到行业不行了,最后失业。 而 35 岁挑战会更大,不可能从 0 再学另一门东西再去找工作打工,最后再失业,这其实是没有成长的,人生也不会精彩。
前些年,考虑到这些问题,于是乎,就让自己家人去做了市场,考察什么东西好创业,利润高行业发展前景好,家人前前后后也干了几份工作,最终也发掘到好的行业,至今也觉得好,但没去行动,感觉自己准备的还不够。
感觉到危机时,也曾和别人一起开过小店,并没赚到钱也没亏钱,但是赚到了与人合作要考虑到的问题。
未来的路要怎么走,我也想好了 有钱就去闯,去试错, 没钱就尽可能找个躺平的事情,跟家人平安度过这一生。
1
KHfqLAYYS6BKJT3R 220 天前 4
op 已经 35 了,想来是享受了一段时间互联网红利,算是很幸福了,大一点的 90 后和 00 后才惨。
除了 op 前部分都是老生常谈的 35 就业危机外,op 对于之前的回顾,虽然还没到 30 但表示认可 op 提到的“前些年,考虑到这些问题”,我想现在很多人都能认识到这一点,但是真正去着手去想、去做,却无从下手甚至是没有头绪,这才是最难受的地方 |
2
haimianbihdata 220 天前 via Android
老哥加油吧
|
3
BearPear 220 天前
看了老哥说的 “其实不能只关注技术本身,更多的是要研究业务,盈利模式,自己是否可以做” 这个真的深有感触...给别人打工终究是打不了一辈子,做自己的事情才是正道。我今年 26 ,也是学历不够硬,总想着多一条腿走路,多学点技术,但是这几年随着上班、学习,感觉决定收入水平的不一定全是工资,也有其他的方面。
|
4
haiku 220 天前 via Android
还是国内太拥挤,
官方又纵容 996 这些低人权优势, 所以普通人不能学富裕家庭和学霸,他们可以比较悠闲的专心钻研深入技术某一方向, 而普通人学他们成功率太低,还是往商业上靠比较好,业务逻辑,营销推广,金融财务知识,以及产品的前后端开发各方面 比如看到很多搞 ai 套壳的已经赚了第一波热钱了 |
5
LeeReamond 220 天前 12
夜聊聊点实在话了,老哥实在人。至于 v2 的环境,现在的环境不说比早期,比几年前也是比不得的,戾气自然是很重,因为程序员群体里你不得不承认之前很多是靠风口吹起来的人。没学历,没技术,没研究,没文化,但是肯干,而且靠自己肯干赚到了钱,自己的世界观非常自洽,突出一个看全世界和自己不一样的都要嘴两句。
这也是没啥办法的事情,互联网平台就是这样普遍性的劣币驱逐良币的过程。20 年互联网能看到的所有这些非资本平台,早期能发迹的就是一开始有那么一群先进分子,他在社会上占据高层地位的,无偿地在输出一些优质内容。他有剩余价值他不在乎的。然后靠着优质内容,人越聚越多,内容质量不可避免地下降,争吵也都来了,除非之后再资本化去对抗这种内容质量下降,否则就是要变差的,这是客观规律。 计算机技术也是个比较奇怪的课题,照理来说和芯片设计产业之类的,甚至说和实体资产,像什么造车盖楼之类的,我觉得原理上也是没啥区别。你一行代码积累下来就是比别人跑得快,一个企业实现的一个什么数据结构就是比别人跑得快,或者别人有个什么功能实现不了,我能实现,那照理说也是有无差别智慧劳动的价值,这和芯片制造其实没有本质区别,毕竟国外很多高等教育 cs 和 ee 都混在一块教的,cs 写 verilog 写得好的也不少。 但是现实是具体表现就变成了所谓 ee 越老越吃香,cs 就吃青春饭。我倒觉得不是工作本身有什么差异,还是所谓的行业护城河,cs 最大的优势是边际成本极低,最大的劣势也是边际成本极低。像现在前端程序员中很多为什么在鄙视链底端,因为做的确实不是控制学和逻辑设计的工作,像很多学文科学商科的什么男的女的,毕业找不到工作,上了三个月培训班,建立里面写上全是假的就开始找工作了,买台电脑浏览器里打开 F12 这生产工具就有了。别的行当行吗,芯片设计那绝对的资本集中,流一次片少说 8 位数打底的,你普通人上哪学去。不是你学得会学不会,不会 ee 当不了芯片工程师的问题,绝大多数泥腿子出身压根就没那机会去当 ee 工程师。所以依我看,还是万事万物离不开阶级,就是有些行当的阶级性防护比较强,然后我们历史在特殊的时间有特殊性,一方面社会生产有极大空缺,另一方面过去一二十年里某国实现了极低的教育成本,让一部分人靠教育实现了往上层阶级的流动。然后被剩下的人就想说我当初要是学这个就好了,学那个就好了,我当初选专业当大夫就好了,我觉得都是迷思,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你以为你有机会,实际上你从头到尾没机会的。就算真的有机会,只是时代赋予的美丽意外,到 2024 年了现在学历流通的作用是很弱了,未来会更弱。 |
6
northbrunv 220 天前 via Android
技术的红利时代(或者说蛮荒时代)已经过去了,以前只有 1 万人在这个行业淘金,现在变成 10 万人、20 万人。自然是水涨船高,以前会个 1 就行,现在你需要会个 3 、会个 5 (对应 OP 所说技术迭代快的现象)
技术是实现业务的一种手段。你拥有技术就可以实现很多点子(这就是独立开发者干的事)。区别是公司给你找活干,还是你自己找活干。 如果你能给自己找到活,ok 那么你就可以开一家公司或者创业了。甚至可以雇人帮你干活 你看吧,自己被雇佣去干活,雇佣别人去干活,殊途同归 |
7
dusu 220 天前 via iPhone
不同年纪努力方向本应该不同
前三十年拼能力 后三十年拼关系 再三十年拼身体 大部分人明白,靠技术吃饭的红利已经过了 关系社会,背靠背吃饭的人接下来才是出路 这个年纪后,周围该筛选的人也筛选过了 人以群分 物以类聚 珍惜周围靠谱而且有能力的人 想办法团结起来共同成长 甚至达成忘年交 这些关系将会让你未来摆脱孤独 一条实现目标的捷径 |
9
haikea 220 天前
op 入局早,已经完成了资本积累,比刚毕业的学生幸运多了,羡慕
|
10
wolfan 220 天前 2
作为老龄人,你我当有自知之明,跑送外卖,跑滴滴,不给社会添负担。
你查看下今年的新增就业人数,然后再加上 35+的被抛弃人数,两者总合就是 35 面临的就业市场。供应是充足的,35+的人没二十来当的人好用,你是老板你选谁。 而且现在的真实行情是,喵的政府也不鼓励接收 35+的人。 公务员卡在 35 ,这就是一种变相的支持 35+无用啊。 所以 35+的人得自己救自己,创业或者润以及沦为被剥削的经济熔炉的填料。 经济社会跨越到一点水平之后,要么政府兜底,要么市兜底。 前者,政府需要承担巨大的经济压力,容易搞崩,例如日本韩国。 后者是润国,市场主导一切,放弃底层。 不要说北欧之类,他们的人口基数摆在那,资本积累和人口都不是很多,转型是容易的。 人口大国的转型是困难的,要么寻求一种解。 一种可以承担庞大人口负担的经济压力的解。 就目前而言,我朝选择让一部人自己解决问题,集中经力保证二十多岁,最是社会 不稳定因子的壮劳力身上。 当年的上山下乡不也是集中解决掉这一部分的精壮么。只是时代不同了,现在是把这部分人先养肥,等你有家有口的时候就放手让你自己来解决问题,毕竟这个时候的你我已经没有精力和胆气对社会造成不稳定了,任由‘指挥家’揉搓拿捏。 我朝政治手段几十年了一直是没变的,抓青壮,用壮劳,弃老旧。 通过社会的力量消耗青壮的精力,稳定大的环境。 所以当社会不稳定的时候就释放一些大项目,撒一撒水。当大环境稳定后就立马继续消耗。 |
11
wy035 220 天前
红利期要收尾了,虽然很残酷,想在码农圈捞钱而选了计算机相关的专业的 00 后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了
|
12
htxy1985 220 天前
我感觉公务员的 35 政策是一种论资排辈的副作用政策,就像一个队列一样,因为容量固定,只有队列头 pop 出一个,尾部才能 push 一个,这个新来的即使能力再强也不可能直接空降插入到前面,那最合适的自然就是年轻人。这个政策不谈合理不合理,最起码刚进入的这个年轻人知道自己是有编制的,只要慢慢干将来总有机会提升,即使没有提升,35 后体力精力下降后也有保障,所以矛盾也不那么明显,所以大家不仅能接受,还非常趋之若鹜。
然而体制内的中副作用政策却被私企老板拿来做成了榜样,去其“糟泊”取其“精华”,你年轻时谈论资排辈,你老了一脚踢开,人变成了耗材,变化了韭菜。 借用某大人物的话:你不在餐桌上就在菜单上。除了编制,要想破局,唯有自己创业,才能有一线生机。 当然,创业不容易,这个就不展开说了。 如果不想搞什么破局,只想安稳的度过一生,要么前期吃一嘴红利退休,要么降低自己的物欲(还要说服家人)苟活一生,听天有命,指望光景变好。 而绝大部分人是没什么选择的。 |
13
zw1one 219 天前
创业可能死得更快,可能卷技术到 35 这条路也没你想的那么差。人总是会美化自己没走过的路
|
14
hello2090 219 天前 via iPhone
我都 43 了,为啥一点危机没有😁
|
15
sagaxu 219 天前 1
@cjzlol 00 后们家底好,父母不仅赶上加入 WTO 后的红利,还吃到了楼市红利
@LeeReamond 假如码工有护城河,此刻抱怨这行吃青春饭的人,可能 80%以上是被护城河拦截的,不在保护范围内 @htxy1985 如果公务员没有 35 岁限制,领导家的七大姑八大姨们都安排上了,打个几年卡就享受高额退休金了,还有公费医疗哦 |
19
zzz22333 219 天前
“当前好的方向在新能源,芯片等领域,属于制造业” 纠正下,新能源,芯片也不太行,发不出年终奖的一大半
|
20
ljz0806 219 天前
受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