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V2EX  ›  iloveoovx  ›  全部回复第 2 页 / 共 44 页
回复总数  878
1  2  3  4  5  6  7  8  9  10 ... 44  
196 天前
回复了 hello202311 创建的主题 健康 有没有轻断食的朋友吗?
@hello202311 #24 的确。所谓营养学底层思路就是把人体当机器,但实际上营养学连双盲都做不到,根本没法套用那些愚昧的唯物主义模式
209 天前
回复了 hekouwang123 创建的主题 生活 做饭三两事
求厨房清洁的节奏和 tips
@skydcnmana #31 你还忽略了一个难题就是可去除性。残留物质还会影响之后的模拟精准度
在很多年前看到有人用炼丹来描述机器学习时我的感觉就是,很快,神话时代将再一次来临。

数据量、规模、复杂度都在指数级增长,很快将超过唯物机械式理解的智力所能承载的极限。对于这种情况,效率最高的方式是相信直觉 - 当然,并不是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偷懒求神问卦,而是无数努力尝试后带来的直觉,就像把 AI 当作一个人,你想要了解它,通过不停和它聊天带来的直觉比你尝试去了解它的模型逻辑细节效率高太多。

神话时代也代表着各种神灵的现世降临,因为每个公司,每个团体都将加速让越来越多的判断交给 AI 处理 - 一开始只是作为参考,但当 AI 能分析足够多的现状和变量,提供越来越多的可能方案和可能发展,正确率越来越高后,在市场竞争、效率压力等各种动态发展趋势压力下,AI 的比重只会越来越高,最终把某个 logo 所代表的集体意识实体化,成为现实意义上的神灵。而且就像荣格说的:从来就不是人有想法,而是想法有人
233 天前
回复了 LuckyPocketWatch 创建的主题 生活 如何一天内喝掉 2L 以上的白开水
没搜过国内,但国外很多人用个味道过滤器喝白水。主要看到很多 influencer 比如 mr beast 有推荐,基本原理是很多时候水的味道和嗅觉有关系,所以给你来点嗅觉你就觉得水有味道了
239 天前
回复了 CaptainD 创建的主题 买买买 选个什么新显示器呢
让我选我必选 QD-OLED
刷视频也可以往深了刷啊。别看十分钟以下的就行
241 天前
回复了 alex58 创建的主题 职场话题 有个出国的工作,要不要去,求指导
去,留条后路挺好
找个爱好或者自己的追求。往深了钻。
270 天前
回复了 hardyfish 创建的主题 随想 诸位有过超越个人体验的神性时刻吗?
@conge 都有啊,没有体验哪来心思这么追求
试试
271 天前
回复了 hardyfish 创建的主题 随想 诸位有过超越个人体验的神性时刻吗?
有过,这是所有宗教追求的终极目的。所谓邪教,一般是想着走捷径导致的。
首先这不是什么心流,虽然同属,但这种比心流强百倍
William James 阐述了这种体验的四个属性(当然其实本身是无属性的):

1. Ineffable:无法被语言描述。语言究其本身,只是一个压缩包,把某个体验片段压缩成标记,当你看到这个标记时自动解压缩成你的体验。如果你没有过这个体验,那么就解压缩不出来,就像你没吃过苹果我怎么和你说都是空的。比如我们在武侠小说里常看到的:天人合一,描述的就是这个;但你看到这个词除了本能觉得很屌以外并对应不上自己的体验。
2. Noetic:就像你做梦醒来后知道梦境是“假”的一样,在那个体验中你知道普通状态下的体验都是假的。这是一种极度明显的感受,也意味着其威严感/神圣感是被置顶了的。在普通状态下威严感/神圣感我们甚至都不认为是“体验”,只是对某种仪式形态的客观描述;但那种状态下那种感受几乎看得见摸得着。所以任何独裁系统都会堵塞宗教,任何邪教也想据其为所有,宗教本身也容易僵化
3. Transiency:转瞬即逝。原因主要在于当你的意识想去抓取它它就会消散掉,就像你失眠时快睡着了,突然一个念头来了:太好了我快睡着了!当这个念头来了你就完了,马上倍儿精神
4. Passivity: 被动感受,无法主动获得,原因同上,你越是想放松你越紧张,越是要让自己睡着越清醒。

这个归纳我觉得算不错,不过也能看出他级别还不够,比如后两条的问题也是有不少奥义专门去针对的
我花了几年从各个宗教里找答案,目前看来就是佛教是比较直接的,没那么多弯弯绕绕;道教和佛教差不多,内丹基本很多佛教+类似瑜伽的可视化冥想,外丹就是启灵剂;印度不二吠檀多则对其性质做了更多更具体描述,目前在西方更流行一点,更符合西式哲学/理性思辨的入门(我们也是一样,从小被西式唯物主义/科学教洗脑)。亚伯拉罕系宗教各种表象仪式发展得比较繁盛,其内核神秘教派就也和这些差不多了,比如伊斯兰教的苏菲派是典型的万物神有论,也是从语言文字本身出发 以及舞蹈 的冥想或瑜伽形式;犹太教的是卡巴拉,和基督教神秘教类似也主要是沉思,冥想,祈祷(其实也是注意力放在某种状态上的冥想)

所谓修炼本身,其实就是净化自己 注意力/感知 的过程,整个过程是做减法,而不是我们本能的以为去做加法,所以逻辑上经常看到各种悖论和矛盾(上面后两点就是典型);比如普通状态下你的括约肌是紧张的,撒尿时才是放松,但你会有“用力撒尿”的错觉

如果你有兴趣修炼,智力上可以看看很多关于“不二( nonduality )”的论述,具体修炼可以走禅宗,或者比较直接的用大圆满教的秘法,不停问:“我是谁?”所有能从智识层面得到的答案,都是错的;因为你的名字,不是你;你的职业,不是你;你的身体,也不是你(就算你断了一只手,总不能说你就不是你了吧,what's MINE is not ME )。这个问题的作用在于通过排除法把你的注意力/感知往某个方向上引导(你会觉得这个方向很滑溜,没法抓得很确切),然后你顺着这个方向不停前进,持续深入,斩除过程中出现的所有杂念,直到遇到一堵墙(就像我让你朝自己的方向再退一步,或者让一颗眼转过来看自己,逻辑上不通),然后靠着注意力强行突破就成了。注意力的纯度很重要;比如你盯着一个字,盯个几十秒这个字在智识层面的意义就会分崩瓦解;各种宗教修炼法门其实锻炼的就是这个,给你一个附着点让你像健身一样锻炼自己注意力强度,或者消除杂念而已。开悟就是整个现实被超高纯度的注意力充斥,没有注意力被分配到各种杂念上,然后你就打破了这一层现实的次元
272 天前
回复了 KJH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究竟什么是爱?
爱是意识中的一种 orientation 。比如你打 fps 游戏,那个准心所指方向是 orientation ;更微妙一点,连带瞄准时的准备和状态。整个过程不是静态的,而是连绵不绝的过程,无有始终。而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没有终点,因此所有的“动作”at best 只是一个暂时的驿站而已,都自带局限性。比如你父母的“爱”,他们识别并通过对你的“责任”来作为近似,作为支撑他们继续的动力,而在达到之后,由于责任并无法等同于爱(没有任何概念能等同)这个 orientation 异化成对你的期待,认为你“应该”怎样怎样。而“应该”会激起任何人的反感。
没有概念就对了,这个现实的存在里,人类概念所能包含的东西,比起沙滩上一粒沙硕也是嫌多了的,也只有被唯物科学洗脑成的人们被囚禁在概念的牢笼里而不自知
272 天前
回复了 BMYY 创建的主题 生活 家人进了疑似精神传销组织,我要阻止吗?
@conge 哈哈哈牛逼,我看到这里这么多回复的,底层的倾向还是你们这帮被唯物主义洗废了的在这说人家
@itskingname 整楼里唯一靠谱的说法
278 天前
回复了 KepaThings 创建的主题 Apple 怎么 vision pro 没啥讨论度了
产品力比不过 Quest3 ,相比起来有中国山寨厂商那味儿了,强行上某些高参数,做出了许多二逼取舍
决心和投入比 Meta 小多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 44  
关于   ·   帮助文档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1137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40ms · UTC 18:35 · PVG 02:35 · LAX 10:35 · JFK 13:35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